1999年12月13日-15日,由北京大学和美国DUKE大学“中国现当代大众文化研究”(1997-2001)LUCE课题组主办的“媒介与本土文化生产”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燕山大酒店内召开,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美国、韩国在内,来自各大学和研究部门的众多有关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的文化研究室与美国DUKE大学的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合力承办,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协办。会议围绕着“媒介与本土文化生产”这一当下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的主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13日上午10:00,在LUCE课题组负责人、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的戴锦华教授与美国DUKE大学亚非语言文学系主任王瑾教授的致辞声中,会议拉开了序幕。随后,为期三天的讨论共分为七组进行。
在第一组“权力与文化生产”的议题之下,王瑾发表了《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国家问题》,台湾清华大学的陈光兴教授发表了《KTV形成的政经殖民地理学》的论文。接着香港中文大学的马杰伟副教授与大家探讨了“消费现代性”问题。戴锦华的发言《文化地形图与媒介权力》也是与会代表们的兴趣焦点所在。第二组“媒介与大众文化”中,北广胡志锋教授、台湾大学廖咸浩教授、北大赵斌研究员以及中国社科院孙歌副研究员在各自的论述中,就电视、电影、流行音乐以及畅销书对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展开了讨论。次日的“文字媒介与文化生产”则以文学为对象,如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张诵圣副教授分析了90年代台湾文学的演变与媒体的关系。关于“知识与知识份子”的讨论中,社科院的陈燕谷副研究员谈到90年代的“自由派”与“新左派”问题。学生代表们就世纪末的“反右”现象以及“文化英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而以福建社科院南帆研究员以及美北卡罗莱纳大学的乐钢副教授为首的一组则涉及到网络文学与“新世纪”的复杂关系。社科院的黄平研究员讨论了中国社会消费主义的出现,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冯珠娣副教授等人从科学问题出发讨论了社会与文化建构的问题。最后,会议以个案进行文化批评,如美伯克莱加州大学的刘禾副教授分析了《北京人在纽约》中的“欲望的跨国制造”,还有对《时尚》杂志及“隐私热”等与当今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各种个案分析。
参加会议的代表还包括作家、批评家李陀先生,香港岭南学院的陈顺馨助理教授、美DUKE大学的倪辅乾助教授等海内外知名学者,在大众文化研究界可谓是一次学人荟萃和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难得机会。尤其是在会议期间,还结合研究主题,组织与会代表们内部观摩了中国新一代导演执导的电影:著名导演、“第六代”领袖张元的《回家过年》,以及青年导演王全安的《月蚀》。两位导演亲自到会,气氛热烈。会议代表们还一同前往人艺观看了小剧场话剧《盗版浮士德》。会议于15日圆满闭幕,会议论文集将随后出版。在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这是一次极具开放性意义和探索精神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